:::

校園公告

公告主旨 2022暑假營隊–2022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「陪你走過十七歲─給高中生的洞識營」
發佈日期 2022 年 5 月 23 日
發佈單位 資料組
公告類別 活動競賽
公告等級 轉知
點閱次數 546
公告內容

說明:

一、擬於111年7月7日至7月10日舉辦高中生「洞識營」研習活動,活動簡章如附件。
二、活動詳細內容之查詢網站為:https://pse.is/17openview若有相關事宜詢問,請洽02-23670151轉173劉小姐。

活動介紹

  • 6月5日前報名,還享早鳥優惠價7500元噢!

花樣的年華,夢樣的日子,美麗的十七歲,一個人的一生只有一次!

可是,當全世界十七歲的人都在努力探索自我,嘗試發現世界的時候,我們的高中生,卻從早到晚被關在教室裡,徹底被升學主義綁架,還在擔心明天要考什麼,以及,會不會因為腳上的鞋襪而不能順利走進校門!
十七歲的現在,就應該要有批判思考的視野、以洞察謊言與真實的分野、跨越知識與死背的界線。

2022年暑假,人本教育基金會將邀請多位大學教授、專家學者,陪你一起走過十七歲,走過高中生活與學習的種種,並窺見大學殿堂裡、學識的的興味、思考的興味。

一、洞識的學習

批判思考不是公民科的專利,而是能夠更深刻理解各項學識的敲門磚。「批判」譯自英文「critical」,意思不是批評和指責,而是反省和剖析,提倡批判思考並非要鼓吹品頭論足、吹毛求疵,而是要提昇人們反省和剖析議題的能力。這無論是在學習、大考,或是生活,都是現代學生最需要具備的能力。「洞識的學習」包含三個主要學科、五門課程,務求讓學習更深刻、思考更有洞見。

  • 學習必備的批判思考力    張國城/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主任
  • 集體的悲歡離合─歷史意味著什麼    金仕起/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
  • 看穿謊言的方法      史英/人本教育基金會董事長
  • 從語文學習談批判思考    楊佳嫻/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
  • 從侏儸紀公園到人工生命-生物學家們所追求的異世界    胡哲明/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

二、自我的覺察

覺察是人類之所以突出於萬物,建立文明,所仰賴的重要能力。然而隨者文明社會制度累積發展,我們卻容易將軌道視為既定,而忽略覺察所帶來的訊息。尤其對追求自我意識的高中生來說,覺察自身內在需求的存在與衝突;覺察文明與自然間的融合與差距;覺察小我、大我辨證式的存在,皆無比重要。唯有通過自身覺察能力的增長,才能為自己決定合適的角色位置,並發揮影響力。

  • 從眾不從眾,快樂作自己    馮喬蘭/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
  • 陪你走過十七歲  教授們的座談會    楊佳嫻老師、林佳和老師、金仕起老師與談
  • 【小組討論】學習的視野:高中的學習生活
  • 【小組討論】保有自我覺察的校園生活 

三、未來的公民

「反智主義」正以人們無法察覺,但卻撲天蓋地的方式蔓延在這世界,反智主義者認為知識對人生有害而無益、或對知識份子的懷疑與鄙視。身為世界的一份子,怎麼看待這個心態,以及心態造成的各種現象?當我們說十八歲可以公投,意味著,進入十八歲,就能決定議題政策,也就「出社會」了,高中生作為準公民,在高中階段要為自己準備怎樣的「出社會力」?勢必包含,追究事理、理解普世價值、判別是非、邏輯思考、承擔抉擇、以及民主思維。舉凡種種這些,必然得從自身處境出發,才能真切累積。那麼校園裡的種種,當然就是最好的預習與演練了。

  • 新校園運動─學校不能只是一個抱怨的對象    林佳和/政大法律系副教授
  • 反智主義與川普現象    葉浩/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
  • 媒體識讀─假新聞與它的產地    沈伯洋/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
  • 【小組討論】成為未來的公民
相關附件